
屈原的名诗10首
1、 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屈原 《九歌》
2、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3、 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 《九歌·少司命》
4、 深固难徙,廓其无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屈原 《橘颂》
5、屈原在湘江去过哪些地方,不知文史专家是如何考证的。但“湘”字在他生命里的位置,无疑是沉甸甸的。“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辞。”他在《离骚》里自叙,渡过沅水湘江我朝南行,要找虞舜陈述一片赤心。在《怀沙》里,他又提到湘江的宽阔:“浩浩沅、湘兮,分流汩兮”。九歌里的《湘君》《湘夫人》,名均含“湘”。
6、10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离骚》
7、三个心比天高的失意之人,都曾流落于湖湘,而乔口则为从洞庭上溯湘江必经之地。“公元前295年,屈原曾到乔口采风,为《九歌》等著作攫取创作素材。公元前177年,贾谊为长沙王太傅时,经乔口去汨罗江悼念屈原,并作《吊屈原赋》,影响深远。公元769年,杜甫从川入湘,经过乔口,在这里写下《入乔口诗》。”三贤亭内这则悬于墙上的介绍,标注了三个当地人考证的历史时刻。
8、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屈原 《楚辞》
9、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泞美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怂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10、来源:新华每日电讯(ID:xhmrdxwx)
11、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
12、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13、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14、 魂兮归来! 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 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 ——屈原 《招魂》
15、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 《楚辞·离骚》
16、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屈原 《楚辞》
17、这几位诗人的文思,才比皓月。看了这10首诗,你是不是也跟诗词君一样被深深折服了呢?
18、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19、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屈原 《楚辞》
20、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 《楚辞》
21、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 曾颊倚耳,曲眉规只。 滂心绰态,姣丽施只。 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屈原 《楚辞》
22、沅水在屈原笔下记述很多,也可能是如今海内外有关他遗址最丰富的一条河流。
2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离骚》
24、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 《离骚》
25、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 兮结桂旗; 被 石兰兮 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 余 处幽篁兮 终不见 天,路险难兮独 后 来; 表独立 兮山之上 ,云容容 兮 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屈原 《九歌》
26、乔口镇,湘江北去,流经望城区境末尾。历史上水运发达的年代,有“长沙七万户,乔口八千家”之称。如今,这里为全省重点建设城镇,以“渔都”闻名。
27、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28、 九歌·礼魂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屈原 《九歌》
2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渔父》
30、“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31、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屈原 《楚辞》
32、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33、(由Www.xueMeiWen.Com整理)
34、“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在《九歌》中的《湘夫人》幽叹。在湖南“四水”当中,澧水长度并不突出,但从武陵山脉的大山里陡然扎到洞庭湖平原,水流却是异常湍急。因为这句诗,澧水两岸不少地名前面仍冠之以“兰”。
35、《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